目錄

澳人工作成癮全球排前列 追求個人成就導致沉迷工作

【本報悉尼訊】泰森24 歲時創辦第一家公司,現年60歲的泰森說,擁有自己的設計師公司的興奮感導致她養成了不健康的工作習慣,她開始沉迷於工作,每天工作很長時間,有時只睡兩到四個小時,以跟上業務成長的步伐。

現在,泰森女士現在是悉尼個人成長企業Blisspot的行政總裁,她說,她生病並臥床不起三個星期仿佛是一個巨大的警鐘,讓他意識到即使沒有她,業務也同樣可以順利繼續下去。

根據一項關於工作成癮的全球研究的初步結果,泰森的經歷在澳洲女性中很常見。

波蘭學者對全球 34,000 多人進行的調查發現,這個「普遍問題」更有可能影響女性而不是男性。

初步研究發現,澳洲1,300 多名研究參與者中約有 24%受訪者對工作上癮。

工作成癮被定義為強迫性地需要工作或長時間工作。

另外,澳洲的職業性憂鬱症盛行率在所調查國家中位居第二,為 11%。患有職業性憂鬱症的人可能會因工作而感到精疲力盡、睡眠品質差、疲倦、情緒低落、食慾改變、無價值感和認知障礙。

南澳大學的澳洲研究負責人波特說,澳洲的工作文化是導致工作成癮的一個主要原因,管理者、對工作要求較高的人以及沉迷於工作的家庭成員變得沉迷於工作的風險更大,如果你的同事,你的經理鼓勵加班,就會助長這種行為,你會因為工作時間更長而受到表揚,這也會讓你繼續朝著這些方向前進。有工作成癮的人如果無法完成工作就會感到內疚、無助或恐慌,這些症狀可能會導致睡眠品質下降、身心健康狀況下降、工作滿意度降低以及與朋友和家人疏遠。

西澳大學工作心理學講師克拉格特說,這項研究的澳洲樣本量並不能代表全國人口,但是這一初步調查結果與專家對工作成癮的理解基本一致,澳洲工作成癮的盛行可能與澳洲優先考慮個人成就的個人主義文化有關,我們都想做得更好,這迫使我們工作更長時間,更加痴迷於我們的工作,對某些人來說,最終會陷入工作成癮。

澳洲研究所的 2023 年按時回家報告發現,澳洲工人平均每年完成281小時的無薪加班,相當於損失11,055元的收入。

克拉格特博士說,沉迷於工作的人往往對自己的職業有強烈的認同感,從而導致他們投入大量努力和精力。

克服工作成癮並不總是那麼容易,專家表示,需要仔細規劃才能確保您不會再次沉迷於工作,認識是克服工作成癮的第一步,下一步是確定要設定的界限,例如避免在工作時間之外發送工作電子郵件,同時需要考慮用興趣愛好發時間,防止陷入「適應不良」。(子力)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