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澳夫婦種植接骨木莓 尚不為澳人知市場前景好

【本報墨爾本訊】惠曾習慣了雙手被染成紫色,她和丈夫保羅過去七年來一直在維州的Indigo Valley種植接骨木莓。接骨木莓原產歐洲和北美,有糖果色莖、雪花狀花朵和紫色漿果果實,果實因含大量花青素而呈濃郁紫色。

保羅和惠曾在農貿市場銷售接骨木莓產品,現在從甜酒到化妝品,接骨木漿果產品在歐美隨處可見。不過保羅說,多數澳洲人不知接骨木莓,歐洲人和斯堪的納維亞人會蜂擁而至,他們常常會使用他們國家的名稱詢問和購買產品,他希望能夠在澳洲推廣該產品。

接骨木莓因其抗氧化劑受關註,他們的父母在加拿大喝接骨木莓酸奶讓他們注意到該產品,之後他們了解到接骨木花還可以可治過敏、漿果則可治流感。

全球接骨木莓市場每年約3.2億美元,未來五年產業還將增長2.64億美元,現在澳洲貨架上接骨木產品皆進口,可持續原料供應商Green Blue Health發起的 「澳洲接骨木莓」 項目的雅各布斯說,現在這些產品絕大多數來自歐洲。大部分藥用級別品種生長在奧地利格拉茨地區,烏克蘭和匈牙利也提供野生采摘的品種,他的團隊正投資本土產業,與實驗室和大學合作促進更多人對該產品的認知。

現在,澳洲接骨木莓種植者還很少,最大的是塔州的Ashbolt Far,惠曾正努力建立產業。

惠曾夫婦七年前開始種接骨木莓園,他們說接骨木莓對澳洲生產者是有前景的多樣化選擇,比如可以在羊肉價低時用以補充收入,不過教育農民和消費者是關鍵,需更多研究和投資以普及相關知識,開發更多用途。

不過,澳洲接骨木莓生產缺乏本地栽培品種是挑戰。另外,接骨木莓生產勞動密集,需人工采摘漿果和花朵,非常辛苦。不過,惠曾說,她相信技術將為未來的種植者帶來巨大的改變,她的丈夫製造小機器就已經能夠提高採摘效率,美國現在也有一小時加工100公斤接骨木莓的機器。(美麟)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