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垃圾堆裡見人品

在澳洲,每個社區都有“垃圾日”,或“垃圾周”、“垃圾月”,就是在規定時間裡把家裡不用的東西放在門外,政府會安排清潔車把它們拉走,做垃圾處理。但是在清潔車到來之前,任何人都可以從這些“垃圾”中找一找,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能用的物件。因為澳洲人特別喜歡喜新厭舊,很多物件其實不一定用過幾次,覺得不喜歡了,就准備換新的了。每當這時,如何擺放這些“垃圾”就有了講究。
多數人都選擇有序擺放。就是說,物件的原型是什麼樣,就盡量保持它還是什麼樣。有的甚至還保留著原始包裝。其實做到這一點真的很不容易,有很多東西不是那麼方便保存的。比如玩具吧,孩子們玩完了容易丟三落四,大人們一方面會引導孩子放好放整齊,另一方面也會幫助孩子做好善後。這樣,當孩子不再喜歡這些玩具時就可以送給有需要的人,即使准備當垃圾處理時也是整整齊齊,路人看到後可以把這些有用的東西願意拿回家,拿到手時也是一個整齊清潔的物件。
再說路人看到這些“垃圾堆”時,當然可以大大方方地翻找,因為主人看到有人拿走他們准備扔掉的東西時一定是非常開心的。但是路人翻找過後,不管有沒有發現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應該把這些東西再次整理好,使之恢復原始形態。但是,有人不然,把原本整齊的“垃圾堆”翻個亂七八糟,屁股一拍走人了。
這就是對待“垃圾”的一種文明精神。有人說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財富。如果說,當你發現了垃圾中的物質財富時,其實也看到了垃圾堆裡透出來的精神之光。不論是碼放者,還是撿拾者,其行為都是自身素質的體現。
上文指的主要是大件垃圾,比如家電家具、健身器械等。還有日常的自產垃圾、廚余垃圾,應當包好不能遺撒,大體積紙板必須折疊裝入桶內。垃圾不能高出桶蓋。在法定收垃圾日的前一天,居民應把垃圾桶推出院外,排放在自家門前離馬路0.5米-1.0米之間 (有些社區規定0.5-1.5米之間)的地方。兩個垃圾桶之間的距離不能低於50cm。垃圾桶1米內不能有大型障礙物,比如汽車和樹。垃圾桶的重量不能超過75公斤 (有些社區要求是小於70公斤)。如果正好碰到垃圾車過來,最好略表謝意。垃圾被收走後的24小時內,需要把垃圾桶推回原處。
另有一種是不可降解的如電池、廢舊手機電腦等,那就必須拿到專門的回收地點,貨商場門口的專用回收桶內,切忌不能與日常垃圾混同扔掉,否則會被發現受到懲罰。
一名在悉尼居住多年的華人講,許多剛到澳大利亞的中國人往往難以正確的分類處理垃圾,因此吃了不少虧。不過,好在澳大利亞政府多渠道的宣傳途徑,可以讓人快速掌握相關知識。悉尼市政府采取發放宣傳單、開設熱線電話、社交媒體平台等方式對民眾進行垃圾分類處理知識普及。
當然,最最提倡的是能夠進行共享和重用物品。 你可以通過社交媒體上的大量在線服務,發布你打算丟棄的東西。 因為你會知道,它可能是一件非常好的家具,你不想將其放入廢物處理系統,你只是希望它能被重復使用。
如果真的做得很好,那不僅是變廢為寶,而且幫了別人,這不是熱愛環境、熱仁愛人類的一大美德呈現嗎?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
On which category would you like to rece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