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600個互委會分階段解散

【本報訊】政府於1970年代提出成立互助委員會,至今有約1600個,主要設於公共屋邨。民政事務總署6日回覆查詢稱,經審視後互委會的角色「日漸式微」,決定分階段解散,最快一批於今年7月1日前解散。有互委會主席表示遺憾,形容該會是政府與居民溝通的橋樑;觀塘前區議員王偉麟稱,去年有被撤銷資格(DQ)的泛民區議員盼爭取互委會的主導權,不排除當局下令解散包含政治目的。
民政事務總署表示,互委會計劃旨在促進鄰里關係和改善居住環境,隨着社會過去數十年的發展和轉變,當局考慮互委會是否仍有效發揮原有功能後,決定終止計劃。各互委會須根據最近一次獲批准豁免於《社團條例》註冊的日期,分批於指定日期前解散,最後一批不遲於2023年1月1日之前。地區民政事務處昨已去信所有互委會說明安排。
大埔富亨邨的互委會主席袁小姐形容,互委會有必要存在,解釋邨內一棟樓已有逾千名居民,單靠業主立案法團難以蒐集意見。袁說,互委會無政治角色,一向中立,以往不曾在選舉中為候選人拉票。
深水埗荔閣邨麗蘭樓互委會主席陳女士稱,區議員會與委員商討社區事務,解散一定程度上影響溝通、舉辦活動,但她認為互委會「可有可無」,指邨內青年亦不會加入。
去年辭任區議員的王偉麟稱,居民可透過互委會向政府、區議會爭取資源,對解散決定感失望。他指互委會多數是「建制派區議員樁腳」,惟2019年大批民主派當選進入區議會後,透過宣傳和教育推動居民積極參與社區事務,希望「革新」互委會,而去年被DQ的泛民區議員亦有意爭取互委會的「主導權」,但政府以疫情為由,一直推遲互委會改選,不排除解散包含政治目的。
民建聯葵青區議員盧婉婷表示,互助委員會與居民有緊密聯繫,認為解散決定屬修訂選舉制度後的政策調整。盧婉婷期望政府能提升分區委員會等地區組織的角色,讓居民有更多渠道參與社區。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