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鐵娘子將謝幕 德迎後默克爾時代

【本報訊】德國於9月26日進行了聯邦議院選舉,也意味著現任總理默克爾的第四個總理任期即將走向終點。默克爾在16年的總理生涯拆彈無數,她以沉穩、務實作風,先後迎接了金融海嘯、歐債危機、難民潮和新冠疫情等多重挑戰,收穫了“危機總理”、“歐洲鐵娘子”和“定海神針”的稱號。分析普遍認為,默克爾任內的主要特徵就是“穩定”。隨著她的離任,在反移民和民粹主義思潮牽引之下,德國政治格局或更加動盪。
東德女孩接管保守大黨
現年67歲的默克爾在西德漢堡出生,父親是牧師,年幼時舉家遷往東德。默克爾天資聰穎,擁有量子化學博士學位。 1989年柏林牆倒下不久,默克爾踏入政壇,在同年12月加入了剛成立不久的東德“民主覺醒黨”,1990年首次晉身聯邦議會,並獲“恩師”、德國前總理科爾提拔,執掌婦女與青年部。科爾曾親切地叫默克爾為“我的女孩”。 1998年,科爾在大選中敗陣,更捲入政治獻金醜聞,默克爾選擇與“恩師”分道揚鑣,2000年以史上最高支持率成為基督教民主聯盟(CDU)的第一任女性領導人。
2005年,默克爾帶領基民盟重新贏得大選,成為德國現代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初登大位的默克爾並不被看好,媒體也認為默克爾靦腆拘謹,缺乏政治魅力,但憑藉沉穩與耐性,她讓外界刮目相看。
“歐元勝利,歐洲才會勝利”
科學訓練對默克爾的治國理念影響深遠,她務實穩定,是技術官僚的典範。經濟一直是默克爾的強項,16年執政確立德國作為“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地位。默克爾上任兩年後,金融危機席捲全球,默克爾政府果斷推出短期的聯邦就業保障計劃,並向民眾大派定心丸,“聯邦政府保證,你的存款不會少”,成功避免了國內大規模擠兌,也讓德國人對這位女總理信心滿滿。
2012年歐債危機殺到,默克爾對財政紀律的嚴苛要求,讓“歐豬五國”死去活來。不滿緊縮政策的希臘人,更稱德國總理為“納粹”。正是這份嚴格,歐元區避免了分崩離析,默克爾在2012年有一句名言,“如果歐元失敗,歐洲就會失敗。只有歐元勝利,歐洲才會勝利”。
有“危機總理”之稱的默克爾,2015年對歐洲難民危機的處理手法,卻成為其執政生涯的“敗筆”之一。默克爾決定開放國門迎接難民,不僅成為黨內分裂的導火索,更讓民粹右翼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迅速崛起,在2016年首次晉身聯邦議院,改寫德國政治版圖。
對華展務實外交
默克爾在外交上以長袖善舞著稱,在歐洲政壇的影響力無人能及,能說流利俄語的她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保持亦敵亦友的關係。默克爾曾與四位美國總統共事,但美德關係終究漸行漸遠。奧巴馬曾與她“情同姐弟”,但在奧巴馬執政期間,默克爾的手機卻揭髮長年被美國監聽,她極為憤怒:“朋友之間搞監聽,這是不可以的”。特朗普上台後,“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作風更與倡導多邊主義的她格格不入。默克爾與拜登認識多年,華府的告別之旅成功讓白宮放行“北溪”輸油管道,足見其政治手腕。
默克爾對中國展開務實外交,她12次到訪中國,是訪華次數最多的外國領導人之一。出身東德的默克爾曾對中國有所警惕,但在訪華過程中她與普通中國民眾有更多的交流和接觸,因此對中國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在她任內,中國成為德國第一大貿易夥伴,默克爾長期推動德國和歐洲加強與中國的經濟聯繫,主導促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
外界對默克爾的政治遺產評價不一。有人讚美默克爾務實的中間派路線,捍衛了整個歐洲的利益,但也有人認為她過於穩定,錯失改革轉型的機會,比如德國在默克爾任內經濟保持穩步上漲,但在數字化社會卻拖了後腿。
雖無一兒半女的默克爾,被民眾親切地喊為“媽媽”(Mutti)。過去16年,德國在“媽媽”保護下安然度過風雨。歐洲最大經濟體是否已經做好準備,迎接下一位領導人了呢?外界正拭目以待。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